查看原文
其他

李彦宏说错了什么?

2018-03-27 keso keso怎么看

台湾绿岛。2017年9月19日


3月26日,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,百度CEO李彦宏在一场对话中谈到了对用户隐私问题的看法,其中一段话迅速上了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,并遭到网民的炮轰。媒体的报道所用的标题大都是类似这样的:


  • 《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》

  • 《李彦宏称中国人对隐私不敏感》

  • 《李彦宏称中国人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换取效率》

  • …………


那边Facebook正因隐私问题被架在火上烤,6个交易日股价跌了16%,市值缩水800亿美元,整整缩掉了一个百度,这边百度CEO竟然主动把自己串起来,摆到了烧烤架上?就算李彦宏情商低一点,任性一点,也不至于这么没谱吧?


Facebook隐私事件爆出后股价暴跌


那么李彦宏在那个论坛上到底说了什么?我想最好还是找来现场视频看一看。他的那段话是在回答麦肯锡公司董事长、全球总裁鲍达民的提问时说的,现场是用英文: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w0614r4qgvo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当你把不同领域的数据汇集到一起,力量就会变得更强大。但是我们也非常了解隐私问题,或者说数据保护,我认为在过去几年里,中国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,而且执法力度也加强了许多。但同时我也认为,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,相对来说也没那么敏感。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、安全或者效率,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。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,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,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,我们才会去使用它。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。


李彦宏说错了什么?没发现啊,他只是说了些大实话罢了。


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,中国人不把隐私当回事,这事你我都门儿清啊,装什么傻嘛?不光隐私权无所谓,中国人的辞典里本来就没有“权利”(rights)这个词,中国人更认“权力”(power)。别说便利、安全或者效率了,你试试用1块钱去换用户的手机号,你一定会感慨,1块钱太多了,给5毛就足够了。

用隐私换便利、安全或效率,也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,别装得跟那不谙世事的无知少女似的。你向医生袒露身体的隐私,以换取健康的保证;你向邮局公开住所的隐私,以换取信报邮包的及时送达。互联网时代,你把银行账号、手机号和住址,都告诉了电商平台,以换取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,购买的东西也可以送上门来。


很多时候,你甚至都不需要主动地拿隐私去换什么,平台会根据你留下的数据专门为你推荐合你胃口的东西,比如根据你的阅读喜好给你推荐“适合”你的资讯,根据你的购物记录和搜索、点击行为,给你推荐“适合”你的商品,浏览器的第三方cookies,可以让你在A网站的行为影响B网站的内容推荐和广告。


数字经济就其本质而言,就是用户以某种隐私让渡,换取李彦宏所说的“便利、安全或效率”。如果没有这种交换,大量你离不开的服务,比如微信、淘宝、支付宝、今日头条等,根本就不可能存在。就算在一个世俗的村庄里,都免不了被人张家长李家短地议论。一个不想让渡任何隐私的人,应该拔掉插头,躲进丛林,甚至要避开同类的目光。


回头再看李彦宏的那段发言,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妥,至于有人非要把李彦宏的话跟魏则西事件,跟全家桶联系起来,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,跟隐私问题没什么关系,跟李彦宏说了什么也没有关系。就像你一说腾讯,有人总是要往抄袭上扯,你一说淘宝,有人总是要往假货上扯。与其说这些人关心隐私问题,不如说他们更关心政治,关心意识形态,他们只是要找个机会展示一下他们的立场而已。


当然,由于中国用户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隐私问题,真正关心公民权利,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,确实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,像Facebook那样因为隐私问题被穷追猛打的情况,不太会出现。Facebook在这起隐私事件中其实错误很小,它最大的错误大概是没有及时警示用户其隐私可能已被第三方滥用,但对这种滥用的调查又确实需要时间。公众对Facebook的怒气,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当成了英国脱欧、特朗普胜选这些意外事件的背锅侠。


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管是否具备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的技术能力,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,你都不得不获取、记录和保留用户隐私数据。比如你得按规定登记用户身份证,你得保留用户数据至一定时长,你得监控并审查用户的言论。而且,你得自己解决因此而产生的巨额成本。


李彦宏什么都没有说错,他唯一的错误就是,他说得太直白了。李彦宏因为隐私发言被怼,从积极的一面说,也算好事,尽管怼得莫名其妙,目标不清,但起码说明,中国用户总算开始在意隐私这个名词了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